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史》记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以厌兵,屈意抚纳”。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

《宋史》记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以厌兵,屈意抚纳”。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包括                                            (    )

①重开边境贸易      ②割让幽云十六州    

③约为兄弟之国      ④封元昊为夏国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夏关系和宋夏和议内容,①④正确。②是后晋政权石敬瑭割让给契丹。③是宋辽和议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                                       (    )

①恢复了周礼   

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   

③实行“初税亩” 

④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    )

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查看答案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中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查看答案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就是一部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的历史。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

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

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

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  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

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

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

材料四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农民起义频率频发生,但制度的稳定性却不受影响,在几千年

漫长的时间里,“治”多于“乱”,体现出制度的合理性。但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

它却无所适从,一乱逾百年,而且越乱越裂,直到现代化成为全民的共识之后,才大乱而

大治,为现代化创造了必备的环境。

——钱乘旦《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

请回答:

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

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中的主要影响。(4分)

(2)图片一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

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2分)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

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6分)

(3)与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相比,材料三中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4分)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的结果是什么(不

得照抄材料)?请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创造这个“必备的环境”所作的努力。(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