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如何提拔人才、选取人才,王安石提出了“教之...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如何提拔人才、选取人才,王安石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系统人才观。“教之”,即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人才。“养之”,即优待和栽培人才。“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取之”,即发现、选拔人才。“任之”,即任用人才。任用之道,关键是任人唯贤、任人唯才、任人唯德。

材料二  陕西宁州通判邓绾曾经“举进士,为礼部第一”,对王安石以及他主持的变法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得到神宗和王安石的赏识,被提拔进朝廷做官,在京的同乡骂他无耻,他却毫不在乎地说:“笑骂从汝,好官我自为之。”……吕惠卿才华横溢,有非凡的政治能力,王安石十分器重他,对他有“卵翼之恩,父师之义”,朝中之事无论巨细都和他商量,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期间力荐吕惠卿任参知政事,而吕惠卿却落井下石,以达到阻止他复相之目的。王安石还朝后,吕惠卿居然把王安石写给他的私信呈给了皇上,信中曾有“无使上知”(不要让皇上知道)字样,犯了欺君之嫌,于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永远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以上摘编自武玉环《王安石变法失败错在用人》

材料三 朱熹尝论安石“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

1.据材料一,分析归纳王安石人才观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王安石是怎样实践的。(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4分)

3.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在人才方面的认识。(2分)

 

1.特点:全面、系统,涉及人才培养、激励和约束、选取、使用的全过程;提出教养结合,从财、礼、法三方面鼓励和约束人才;强调德才兼备(任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实践:改革科举、改组太学、修订教材,培养改革人才(2分) 2.(4分) 看法一:朱熹的看法是正确的。王安石确实存在用人不当等弊端,任用了一些有才无德的人,导致变法失败。   看法二:朱熹的看法是错误的。朱熹抹杀了改革的功绩,把北宋的灭亡原因归结为变法的“祸乱”;不符合历史事实。   看法三: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王安石确实存在用人不当等弊端,从而导致变法的失败。但这仅是改革的局部失误。而朱熹把北宋的灭亡原因归结为变法的“祸乱”,从而从根本上全盘否定变法,显然有失公允。 3.用人不当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用人是否得当关系到国家与改革事业的成败;人才的选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答出任两点即可得2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观点也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解。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

材料二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

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阶级的公民中抽

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

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  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

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

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

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  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

“五百麦斗者”,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

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

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仲连:《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2分)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2分)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4分)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

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

质问题是(    )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仍然激烈

C.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         D.专制独裁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任何打击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条件

C.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

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问的融合

 

查看答案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

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

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D.迁都洛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