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 可缓于欧洲...

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

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

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B 【解析】社会主义学术在传播过程中从先前的教条主义到与各国实际项结合,当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又更进一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

“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

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C.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

 

查看答案

上海某县在1912年举行第一届小学联合国文竞进会,其中高小从一年级到四

年级的题目分别是《说谋生之大要》、《个人自治说》、《说社会教育之必要》《论现在小学

生对于中华民国之责任》,全县有70%的学生参加。下列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中,不正确的

A.沿海地区观念更新较快             B.学校教育趋向近代化

C.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新文化运动影响巨大

 

查看答案

(16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有何积极影响?(4分)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罪  名

陪审员

陪审员

陪审员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渎神和蛊惑青年

(2)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4分)

 

材料三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

材料四  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并规定了国会的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以及规定总统产生的办法;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并规定最高法院的组成;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这部宪法表明,美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创造出既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和国家结构形式后来为许多国家所仿效。 

——百度百科

(3)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4分)

(4)如将伯利克里时的雅典与当代美国的民主政治相比,就民主的性质、范围和方式而言有何不同?(4分)

 

查看答案

(19分)

材料一  (商君)开塞耕战……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魏亡之祸,成于六镇;轻薄六镇,实自太和。夫变夷从夏,人孰不以为美?……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嗟夫!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及其昧先后,失名实,不安于而眩其末,则好治与念乱同科,可不悲哉!

——《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

材料三: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商鞅、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分别指出两场改革的性质。(6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场改革受到批评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分)

(3)据材料三,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并分析原因。(5分)

(4)结合三段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2分)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成功;19世纪晚期,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

 材料一  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于两国之态度,不必因邻国之故而予以特别理喻,且以西洋之道,待之可也。亲恶友者共其恶名,务必矢志谢绝亚细亚之东方恶友。

                            ——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二  惟泰西国数极多,情势各异,文字政俗,与我迥殊。虽欲采法之,译书既难,事势不合,且其富强精巧,皆逾我百倍,骤欲致之,下手实难。惟日本文字、政俗,皆与我同,取泰西五百年《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则亦步亦趋,继则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遂以南灭琉球,北开北海,左抚高丽,右取台湾,治效之速,盖地球诸国所未有一也。吾地大人众,皆十倍日本,若能采鉴变法,三年之内,治具毕张,十年之内,治化大成矣。             ——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等书乞采鉴变法以御侮图存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3分)

(2)依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主张“脱亚人欧”的主要理由和消极影响。(3分)

(3)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这次上书中主张效法日本的主要理由。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行为?(4分)

(4)结合所学,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如何,并简要分析原因。(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