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记》记载:(秦始皇)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

《史记》记载:(秦始皇)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这表明

①体现了韩非子的思想                    ②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③皇帝行踪神秘化,维护皇帝的独尊地位    ④要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 【解析】材料体现了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以及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做法。但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④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查看答案

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左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

6ec8aac122bd4f6e

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三  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1.指出材料一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3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主要历史意义。(5分)

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商、官(指官吏)三者,国之常官(这里指职业)。……金(黄金,指货币)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本物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劝,活跃的意思);其兵弱,国必削至亡。金一两生于境内(指国内),粟十二石死于境外。粟十二石生于境内,金一两死于境外。国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商君书·去强》

材料二  盖制(制,管束的意思)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恶其衰,衰则货不通。”

——《王文公文集》(注:王文公即王安石)

1.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的商业思想。(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在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上与商鞅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试结合变法中的三点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8分)

 

查看答案

世界不同地区,在走向民主政治过程中体现出复杂的特点并不断演变。这其中受到这个国家的历史特点、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和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英国和德国先后确立起近代资本主义政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1.两国确立了哪一种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请一并明确时间)?(5分)

2.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联系两国实际分析产生不同点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两种政治体制对其本国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议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地开始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个统治,一家之言。

——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3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为什么说“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伟大的创举”指什么?(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