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

.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

A.雅典面临外族人入侵的危机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自然灾害的威胁

 

B 【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而导致雅典统治危机的就是长期以来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  )

A.颁布“解负令”,保障下层平民掌握土地

B.废除债务奴隶制,以法律保障平民人身自由

C.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D.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扩大公民权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之后,这位伟人,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三  “在皇帝(拿破仑)的庇护下,新贵名流才得以保住政权,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

   ——《拿破仑时代》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恩格斯为何说拿破仑是德国“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2分)

2.以史实说明拿破仑是“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2分)

3.梯也尔所言“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是否符合史实?为什么?  (3分)

4.材料三中的“新贵名流”是指哪些人?在“皇帝的庇护下”,“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说明了什么?(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柏拉图《理想国》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6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柏拉图的治国理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一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一——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分)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 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罗马天主教会拥有庞大的教阶机构和巨额的地产,他们任意扩大十一税的征收范围,出卖教职,无所不为。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这种搜刮日益加剧。16世纪初,德意志是教廷搜刮的主要对象。罗马教廷视德意志为挤不尽的“奶牛”,横征暴敛。······马丁·路德提出“(教会的管辖权)不是神授的权力,而是人的任命或帝王的任命造成的”,后又号召“把这些罗马来的恶棍逐出国境”.

材料二  就中世纪西方宗教改革而言,它所首先抨击的是久已成为无上权威并且排斥任何不同理解的天主教会正宗教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功绩,就在于确认人的信仰应当取决于人内心的理解,而非取决于外在的强制。

——《西欧宗教改革与近代社会思潮》

1.据材料一、二指出马丁·路德号召人们“把这些罗马来的恶棍逐出国境”的主要原因。为达到这一目的,马丁·路德提出了哪些主张?(6分)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实质上反映了哪一阶级的要求?材料二表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有何意义?(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