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下列说法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精神的是:
A.1922年,苏维埃某农民把纳税后剩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
B.1923年,苏维埃某农民粮食获得丰收,他雇用两个劳动力帮忙抢收小麦
C.1924年,红色资本家哈默取得列宁格勒汽车厂的经营权
D.1925年,某资本家获得顿巴斯煤矿的开采权
中国古代盛世现象多出现在汉、唐时期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的封建制度确立具有很强的历史进步性
B. 地主阶级处在上升时期,具有进步性
C. 先进生产工具推广,社会经济日益繁荣
D. 与周边民族关系紧张,促使统治者励精图治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3年咸阳一位商人坐马车来到象郡,用他携带的200枚秦半两钱买了三个象牙、10本《庄子》以及109斤水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记载:
A.属实 B.不可能是事实 C.不能判断 D.有可能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