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摘自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 察举是推荐官员制度。……具体做法,……由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和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能够担任官职的人才。……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两汉的察举与考试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察举加考试,这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需要经过考试,而后始能量才录用。因此,无论是郡国岁举的孝廉,还是诏令特举的贤良、文学,到朝廷之后,均须考试。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10分)

 

(2)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核心标准的演变。(6分)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8分)

 

(1)原因:宗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产生;战国时期新人才观的提出;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10分) (2)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6分) (3)区别:察举制:由他人推荐,以考试为辅;科举制:自我推荐,以考试定取舍。(8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选官制度的理解。 第(1)问,根据材料,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材料已经有了详细的讲述,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3)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在研究明朝皇帝系列表时发现部分明朝皇帝的名讳,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中五行相生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见下表)依据表中所列现象判断,其所隐含的思想有

皇帝称号

明成祖

明仁宗

明宣宗

明英宗

明宪宗

皇帝姓名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祁镇

朱见深

相互关系

明太祖之子

成祖之子

仁宗之子

宣宗之子

英宗之子

名中的偏旁

①祈盼专制政权的生生不息

②反映宗法血缘的代代相传

③表达分封制下的世世相袭

④显示“朱”姓大族的赫赫尊贵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查看答案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 西周            B. 秦           C. 唐               D. 清

 

查看答案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B. 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C. 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D. 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

 

查看答案

唐朝某中央机构的职能为:“凡百官奏钞(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该机构是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御史台

 

查看答案

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文献、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A. 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魏源《默觚下·治篇九》)

B.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C. 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 ,故委中正铨第等级(杜佑《通典·选举典》)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