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导致如下表中国产业结构在1936年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单位:万元
|
合计 |
外国资本 |
本国资本 (不包括东北) |
本国资本中之官僚资本 |
本国资本中之民族资本 |
工矿业 |
429 600 |
292 000 |
137 600 |
20 600 |
117 000 |
交通运输业 |
391 400 |
351 400 |
40 000 |
23 500 |
16 500 |
合计 |
821 000 |
643 400 |
177 600 |
44 100 |
133 600 |
A.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统一
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贡献
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主要批评了洋务派( )
A.师夷长技不合国情
B.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C.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
D.违背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近代化的趋势 |
B.自由平等精神 |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在婚丧等传统风俗革除旧习日趋简化之际,清末通商口岸地区的饮食风气却越来越崇尚奢侈,其主要原因是:
A.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
B.民主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
C.近代以来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 |
D.腐朽思想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
1962年,邓小平借用四川农村俗语“黄猫(亦作‘白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来表述他对恢复农业生产和包产到户的看法。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又重提“猫论”,其意图主要是
A.肯定四川、安徽农民自发推行包产到户 |
B.推广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责任制 |
C.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
D.强调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C.发展非公经济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