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20世纪初,一位英国评论家写道:“(英国)普通公民早上被美国闹钟叫醒,……从早餐桌旁站起后,这位公民匆忙走出家门,赶一辆纽约制造的电车,……在那里,他走进‘杨基’电梯,电梯将沿着美国人装的梯轨线把他送到办公室。毫无疑问,他办公室里的所有用具都是美国的。”文中反映的情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A、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帝国
B、英国彻底衰落
C、美国全面超过英国
D、美国工业发展迅猛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