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太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筒编》

材料三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垂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晨,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形式有什么不同。(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2分)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

4.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5分)

 

1.资源和奴隶的掠夺,生产和贸易超越了国界。(2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以流通领域的交换为主要形式,以倾销商品为主要方式;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国际化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以资本输出为主,出现国际垄断同盟。(2分) 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鸿沟的加深。(2分)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4分) 4.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扩张,对传统的民族经济主权构成挑战,发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主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不能闭关自守,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的主权。(5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 1.考查学生概括全球化的的媒介 2.考查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经济侵略方式的变化,要求学生回答出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变化 3.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产生的问题及推动全球化的因素,要求学生能够概括材料内容 4.考查了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困境及对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6ec8aac122bd4f6e

材料四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我国实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不能过多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材料五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2分),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2分)对比材料三和四,中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2分)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3分)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5分)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 “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查看答案

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查看答案

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遇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