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来自高中某教材目录的标题,其表述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某种价值判断的是
A.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B.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C.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D.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
如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 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19世纪晚期,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美德经济发展迅速,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对采用先进技术的态度不同
B.英法占有的海外殖民地太多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先后不同
D.美德两国经济发展潜力大
以下关于“市冶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冶;“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表2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
农村(家庭收入) |
17.6% |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
8.0% |
|
消费水平 |
农村 |
8.9% |
城镇 |
4.5% |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