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杂志》1917年第14卷第6号登载《参观济南电灯公司记》一文报道:“济南市面,向推西关及西门大街为最殷盛,自胶济津浦相继通车,西关外之商埠亦日臻发达,马路宽坦,电话电灯之杆线,植立两旁,气象颇觉不寂。”根据材料判断正确的是( )
A.济南城市的近代化表现在商埠的兴盛上
B.济南城市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商埠的设立
C.近代铁路的修建带动了济南城市的发展
D.优越的地理环境促进济南城市的近代化
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如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新中国建立之后则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这一变化主要表明了( )
A.民国时期的传统节日得到完整的保留
B.新中国建立后传统节日彻底被改变
C.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元素
D.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受到普遍欢迎
依据下表《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时期 |
乡民迁出总人数 |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出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
1820——1849 |
29 |
29 |
0 |
0 |
1850——1879 |
72 |
15 |
49 |
8 |
1880——1911 |
156 |
0 |
118 |
38 |
1912——1939 |
473 |
0 |
77 |
396 |
A.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B.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跟历代政府的提倡和鼓励有关
C.乡民迁居谋生的手段由种田逐步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
D.乡民职业的变化跟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近代经济的兴起有关
19世纪上半叶,直隶宁津(今山东宁津)大柳镇统泰升杂货店兼营的轧花工场,雇佣工人一百多人。江宁(今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广州府佛山镇有经营棉布纺织业的工场2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每一工场平均有20人。对此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清代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B.它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C.清政府曾暂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这种工场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
下列关于古代商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B.汉代商人已成为古代社会最活跃的人群之一
C.唐代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已十分兴盛
D.明代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也开始发展迅速
北宋诗人苏轼在《石炭并引》记载: 彭城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下列对材料解析不准确的是( )
A.北宋已经开始使用煤作为冶铁燃料
B.北宋时期由煤冶炼出来的兵器异常锋利
C.北宋的冶铁供风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
D.北宋煤的推广使用部分取代了木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