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名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应该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肖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读下表,从表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出
题材 |
本埠 |
全国 |
国外 |
数量 |
57篇 |
80篇 |
37篇 |
比例 |
33℅ |
67℅ |
A.《申报》已经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
B.《申报》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
C.《申报》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
D.《申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2010·台州调考)某一学校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列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职业结构,如表
职业构成 |
自耕农 |
地主 |
佃农 |
工人 |
商人 |
占总人口比例 |
11% |
23% |
35% |
21% |
10% |
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 D.明代江南地区
如图显示的是20世纪60年代青年人身着绿军装的形象。绿军装在当时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观念 B.审美情趣 C.生活水平 D.国际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