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 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 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运用的相关知识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1900年6月清中央政府宣战后,地方实力派与列强互保约款,表明地方实力派势力强大,清中央集权面临危机。A项与材料不符,互保是相互妥协。C项是史实性错误,仅互保不能说明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表人,列强的代表人形式上仍是清政府。D项属表述夸大化的错误,不能说明达到分庭抗礼的程度。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侵华战争,但是重点考察对材料应变能力。材料型选择题是历史材料题的扩展和延伸。此类题型的结构特点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同学们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做材料型选择题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材料阅读,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二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同学们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三是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如中国古代的史料对农民战争中的人物都称为“贼”“匪”等,对这些要进行客观的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和“愚暴之无知”是指

A.《南京条约》 三元里人民抗英           B.《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C.《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查看答案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

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查看答案

“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随时来往,总候本国谕旨遵行。”该项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查看答案

海关管理权的丧失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    B.便利列强通过海关控制中国外交

C.有利于西方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D.民族工业失去了关税保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