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主张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 D.寓兵于农
关于先秦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商周时家庭手工业居于主导 B.春秋时铁器出现并得到普及
C. 东周时官营手工业逐渐兴起 D. 商周时期已出现原始瓷器
下图中的“示”指“祖先”,“示”与“司”合起来表示“世世代代专门祭祀祖先的庙堂”。与“祠”紧密相关的制度为

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卿世禄制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作者认为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有“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 使之参预国家政治”的制度。该制度始于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从《中国古代南北方战争比例变化表》中可以看出
中国古代南北方战争比例变化表
| 
   
  | 
  
   先秦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五代  | 
  
   宋辽金  | 
  
   元明  | 
  
   清  | 
 
| 
   北方  | 
  
   87%  | 
  
   76%  | 
  
   61%  | 
  
   68%  | 
  
   50%  | 
  
   29%  | 
  
   26%  | 
 
| 
   南方  | 
  
   13%  | 
  
   24%  | 
  
   39%  | 
  
   32%  | 
  
   50%  | 
  
   71%  | 
  
   74%  | 
 
A.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各地发生战争的频度
B.隋唐时期南方发展程度不如魏晋南北朝
C.东部沿海地区是各政治势力的必争之地
D.唐宋以后农民起义主要发生于南方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