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秦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学习西方技术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D.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1901年,美国公使承认说:“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恶棍、流氓”。他们用来庇护的依据是
A.开放通商口岸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外敌的武力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B.说明中国人民惧怕竹枪火炮
C.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 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