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在20世纪近一半的时间里,冷战不仅塑造了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而且在一定...

(12分)在20世纪近一半的时间里,冷战不仅塑造了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卷入冷战国家的发展。阅读以下材料:

    1993年年末,比尔·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有一个美国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可以使它团结起来”。“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现在看来仿佛是一种奇思异想,许多美国人在50年代和60年代把两种制度的竞赛锁定为一种显示优越性的。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受到苏联挑战的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找到了帮助那些受压制者的‘国家安全’的理由。”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冷战的后果”为主题进行论证。(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以内)

 

参考答案:     一方面,冷战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危害: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核军备竞赛;世界处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 另一方面,冷战客观上有积极的作用;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凝聚力;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冷战为一些国家的发展提供机遇:日本、西欧得到美国的扶持和发展机遇;中国得到了  苏联的支持,巩固了政权。     冷战对美国有积极作用:促进美国内部的团结;促成了美国人登上月球;促进了美国经 济制度的改革。     总之,冷战既给世界造成危害,又有一定的客观积极作用。(答到此点可以加1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2分)     其它观点言之有理,证之有据,可酌情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方式是短文写作,实际上是评价冷战。我们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阐述。文章写作不能想简答题的写作方式那样,而是应该段落化、条理化,每一段中心思想要明确。另一个方面,也不能和语文作文那样,强调文采,只要言之有据,层次分明就可 考点:冷战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  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

材料四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后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工业革命通过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失误前列地提高了生产率,不列颠资本从1750年的5亿英镑增长到1800年的15亿英镑、1865年的60亿英镑。……新西兰的羊毛、加拿大的小麦、缅甸的稻米、马来西亚的橡胶、孟加拉的黄麻以及西欧和美国东部蒸蒸日上的工厂——所有这些资源都被编入了生气勃勃、不断扩张的全球经济之网。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3分)“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2分)

(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8分)

(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2分)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2分)

 

 

(5)根据材料四分析,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发展状况? (4分)

 

查看答案

钱钟书指出:“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这里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A.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       B.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C.应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触历史       D.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查看答案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C.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贩卖黑奴        B.拓展殖民地市场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大盂鼎、大盂鼎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6ec8aac122bd4f6e

    ①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为礼器   ②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以煤炭为燃料

    ③钟鼎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④拓片部分内容涉及到西周王朝建立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