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

《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A.改变了封建地主地所有制          B.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 【解析】 试题分析:“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免土地兼并、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综合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该题考查的是北魏至唐朝的均田制。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封建国家掌握大量土地,它是把封建国有土地分配给个人和家庭,并没有触动和改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也不会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故A、B项都不对。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但不会杜绝土地兼并现象,因为引发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只要封建土地所有制存在,那么土地兼并就不会杜绝,C项显然不对。均田制的实施,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旨在考察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提炼信息和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自己封拜官职,因心怯,他将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以正常的样式封发,而改用斜封,上面的文字亦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当时称“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查看答案

朱熹说:“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而听、而言、而动),便是人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心即理也                                 B.反对人的各种欲望

C.反对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D.理是万物本原

 

查看答案

管仲说:“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世之仪表也。……夫生法者君也”;荀况说:“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可见古代中华法系的突出特征是   

A.法源于君、以礼入法、礼刑结合    B.法律至上、有限君权、法权平等

C.以礼入法、司法独立、礼法治国    D.尚礼重法、敬德保民、人性教化

 

查看答案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查看答案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