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

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有误的是

A.经济民主化成为历史潮流

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和平与动荡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C 【解析】 试题分析:当今世界的格局就是一超多强。二战后的局部战争有大国插手,反映了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局部战争反映了当今世界形势动荡,各类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出经济民主化。ABD项说法正确;C项“巨大挑战”说法错误,应是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故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战后世界格局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口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C.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中心力量的挑战”。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至今稳定

B.其他中心力量包括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等

C.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指的是苏联解体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①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③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  ④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某位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权利法案》颁布时

B.罗斯福新政实施中

C.十月革命成功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