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得便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朱熹《近思录·致知》

材料2:《日知录》之刻,……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夏,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自信其书之必传,而未敢以示人也。

——《亭林文集》

请回答:

(1)材料1朱熹认为“通众理”的方法是什么?

(2)材料2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治学思想?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求学的态度应是什么?

 

(1)格物致知,不断积累,融会贯通。 (2)经世致用。 (3)踏实,认真,重实用价值等。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朱熹思想主张,答案源自于材料一的“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等分析可知是其方法论:格物致知;由“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分析可知,朱熹认为须不断积累、融会贯通。第(2)问,考查顾炎武思想内容,由材料二的“意在拨乱涤污、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等分析可得,因这说明《日知录》是寄托作者经世思想的一部书。第(3)问,运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在前两问基础上,综合归纳朱熹“日格一件”的踏实与认真的求学态度,以及顾炎武的“经世致用”,重在实用价值。 考点:考查对朱熹与顾炎武的思想比较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2: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材料3:或曰:臣不与子并称呼?曰:非也。父子一气,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

——以上材料均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1指出君主和天下百姓实际上是一种什么关系?作者的主张具有一种什么政治倾向?

(2)材料2反映的思想的局限性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3指出黄宗羲认为君臣与父子关系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2011年是王夫之诞辰392周年。与黄宗羲、顾炎武相比,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王夫之思想特点的是(  )

A.“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经世致用”

D.“天地之化日新”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工、商皆民生之本”思想的提出是(  )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查看答案

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这是因为程朱理学(  )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破坏传统文化

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查看答案

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  )

6ec8aac122bd4f6e

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B.大力宣扬道学思想

C.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