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B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1922年之所以阳光灿烂,是因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主要是固定的粮食税的实行,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纳税后可以自由支配自己剩余的粮食。故选B。A项在十月革命后通过的《土地法令》中已经确立;C项是迷惑项;D项说法错误,应先交给国家。 考点:新经济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斯大林模式

 

查看答案

 下面是1919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话。他们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城里人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B.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苦打下的余粮都给国家,不许卖

D.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人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

 

查看答案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出苏俄农民对哪一政策的不满?(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图注:

6ec8aac122bd4f6e

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高高翘起。

材料二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全球通史》

材料三 因为您是大贵族,您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除去从娘胎中出来时用过一些力气之外,您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我,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施展出来的学问和本领,就足够统治整个西班牙一百年还有富余”。——博马舍《费加罗的婚礼》

(1)材料一所体现出的思想及其实质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的“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指什么?(6分)

(3)材料三所体现出的思想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8分)

(4)以上三则材料体现的主题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4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8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4分)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6分)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