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来讲,大多为百姓而“鸣”,只有一家为统治者而“鸣”,它是( )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
B.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
C.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
D.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
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
A.人性本善 |
B.舍生取义 |
C.民贵君轻 |
D.得道者多助 |
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 |
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 |
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 |
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 |
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使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教社2003年版118页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如何?(3分)
(2)宋代儒学发展到新阶段。请简要说明宋代儒家思想发展的概况。(2分)
(3)宋词分哪两大流派,各举一位著名代表人物,(2分)
(4)元曲由哪些部分组成?列举其主要代表人物。(3分)
(5)宋代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市井生活的绘画作品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谁的什麽画?(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