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则,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

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4分)

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4分)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

 

因素:民心。(1分)主张:仁政。(1分) 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1分) 目的: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1分) 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分) 关键:薄敛节俭。(2分)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分) 标准:百姓的忧乐。(1分)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1分) 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2分) 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2分) 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根据关键句“失其民也;失其心。……得其民,得天下也”可以判断孟子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统治者应得民心,提出的政治主张是“仁政”。第(2)问根据材料二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这是天人感应的观点。目的是神化皇权,增强君主权威,同时以人格化的“天”限制无限膨胀的皇权,实行仁政。董仲舒的主张得到汉武帝的赞赏,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第(3)问朱熹指出了“厚敛”和“侈用”的危害,可以得出他认为爱民的关键是薄敛和节俭两个方面。第(4)问根据“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可以判断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是百姓的忧乐。为此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没有脱离儒学的范畴,而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即批判宋明理学极力维护君主专制、空谈误国、束缚人性,继承先秦儒学民本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 考点:儒学的民本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2年4月,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觉悟,一方面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所进行的努力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陈独秀表达的观点是(       )

A.民主政治没有成功     B.执政党和在野党争斗激烈

C.国民没有民主政治的觉悟  D.革命党人没有发动群众

 

查看答案

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A.严复继承了黄宗羲的民主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查看答案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史学界对他的褒贬不一。有史学家指出,对中国历史发展来说,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缔结《马关条约》以结束中日战争

C.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D.甲午战争中竭力维护北洋舰队

 

查看答案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介绍西方时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       )

A.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已经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C.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