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 因...

阅读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

        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

        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

        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材料二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   魏亡之祸,成于六镇;轻薄六镇,实自太和。夫变夷从夏,人孰不以为美?至一家门户紧切利害,乃忽弃不顾,可乎?然则自古公亶父陶复陶穴,至于岐有夷之行,彼累积而后成,非文胜其质也。……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嗟夫!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及其昧先后,失名实,不安于本而眩其末,则好治与念乱同科,可不悲哉!                             

──《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

6ec8aac122bd4f6e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梭伦、商鞅、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6分)

(2)你认为材料三、四所揭示的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为此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2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分别是什么?(6分)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以上改革能够成功的因素有哪些?(4分)

 

(1)内容:梭伦的“解负令”、商鞅废除井田制、孝文帝迁都洛阳。(6分) (2)共同原因: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2分)态度: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2分) (3)性质:奴隶主阶级改革;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6分) (4)共同因素:顺应了历史潮流;改革者敢于冲破阻力的坚强决心;有坚强的后盾;采取正确的策略。(任意两点即可,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材料二“废井田开阡陌”,材料三“迁洛之举”可知分别反映了内容:梭伦的“解负令”、商鞅废除井田制、孝文帝迁都洛阳。 (2)根据材料三“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说明改革遭受的阻力很大,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因此改革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3)结合所学知识,梭伦改革属于奴隶主阶级改革;商鞅变法属于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孝文帝改革属于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 (4)结合所学知识,改革成败的原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考点:梭伦、商鞅、孝文帝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它。

———伯思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军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的祸殃。

  ——伯思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右图漫画:联合国秘书长交接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如何评价联合国的作用的?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4分)

(3)从上述材料看,国联和联合国存在哪一相同的问题?分析其主要症结。(6分)

 

查看答案

梭伦改革的措施与商鞅变法内容截然相反的是

①农业政策   ②工商业政策   ③政治主张  ④历史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表示主权的两词组合而成。现代西文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这一语言现象所表明的历史本质是(    )

A.民主这一词汇是由古希腊人创造的      B.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C.西方文字继承了古希腊的词汇          D.民主一词就是人民掌握主权的意思

 

查看答案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查看答案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述:“他(梭伦)创立了一个新的宪法,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法律写在牌子上,牌子立在巴西勒斯廊柱里,所有的人都要发誓遵守法律,……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从材料中不能体现的法制特征是(        )

A.法律的普遍性          B.个人承诺等同法律  

C.法律的稳定性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