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B.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可以看出,温家宝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的生活,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故选A。BCD三项材料均体现不出。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国与国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夷夏关系

 

查看答案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 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墨子兼爱非攻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凡谈时务、讲西学者,无分朝野,皆不出“中体西用”一途。……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圃于异学。”

——摘自陈旭麓《论中体西用》

  材料二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

——摘自康有为《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

  材料三 《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他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民主、科技、不可知论、实用主义、自由主义、议会制度和个人主义。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倡导“肄习西学,兼讲中学”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6分)

2.材料二中康有为阐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主张?从中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4分)

3.材料三对传统思想的态度与材料一、二有何不同?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近代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节选),回答相关问题。

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

世界之有完全国家也,自近世始也。前者曷为无完全国家?以其国家思想不完全也。

……故今略述其变迁异同之大体,使吾国民比较而自省焉。苟思想之普及,则吾国家之成立,殆将不远矣。

……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民所当汲汲者也!

 甲 欧洲旧思想

乙 中国旧思想

丙 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四、帝王代天临民,帝王之权即神权,几与神为一体。

四、帝王非天之代 理者,而天之所委任者,故帝王对于天而负责任。

四、帝王及其他统治权,非天之代 理,而民之代 理,非天之所委任,而民之所委任,故统治者对于民而负责任。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而不相属。

七、立法权在少数之人(君主及贵族),其法以神意为标准。

七、立法权在一人(君主),其法以古昔为标准。

七、立法之权在众人(全国民)、其法以民间公利公益为标准。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1.概括甲、乙、丙三种思想中关于君主权力的不同主张。(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不同主张的思想根源。(3分)

3.概述梁启超创作此文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写作意图。(7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焉用杀?子欲善为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引自《论语》

材料二  鲁迅对孔子及儒学的评论

 

评      论

出     典

评孔子

“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孔墨都不满于现状,要加以改革。”

《三闲集·流氓的变迁》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所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和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

《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评儒学

(儒学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

《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儒学)“是着眼于历代封建帝王赖以维护其统治的儒家的传统——精神‘麻痹术’”

《坟·春末闲谈》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基督教的专制。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还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思想的什么核心内容?(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孔子与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

3.鲁迅与伏尔泰对儒学的看法不同的原因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