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

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胡适对于社会变化与思想界状况之间的关系分析是

A.片面的       B.根本错误的           C.正确的          D.表面的

 

C 【解析】 试题分析:胡适的意思是老子、孔子和韩非子等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的思想家都是因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体现了政治、经济决定思想的理论,因而是正确的,故选C。社会的大背景决定了思想的发展。战国百家思想都是因为战国时期大动荡,各家都提出了拯救社会的主张。其他各项均错误。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B.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查看答案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国与国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夷夏关系

 

查看答案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 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墨子兼爱非攻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凡谈时务、讲西学者,无分朝野,皆不出“中体西用”一途。……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圃于异学。”

——摘自陈旭麓《论中体西用》

  材料二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

——摘自康有为《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

  材料三 《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他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民主、科技、不可知论、实用主义、自由主义、议会制度和个人主义。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倡导“肄习西学,兼讲中学”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6分)

2.材料二中康有为阐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主张?从中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4分)

3.材料三对传统思想的态度与材料一、二有何不同?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近代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节选),回答相关问题。

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

世界之有完全国家也,自近世始也。前者曷为无完全国家?以其国家思想不完全也。

……故今略述其变迁异同之大体,使吾国民比较而自省焉。苟思想之普及,则吾国家之成立,殆将不远矣。

……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民所当汲汲者也!

 甲 欧洲旧思想

乙 中国旧思想

丙 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四、帝王代天临民,帝王之权即神权,几与神为一体。

四、帝王非天之代 理者,而天之所委任者,故帝王对于天而负责任。

四、帝王及其他统治权,非天之代 理,而民之代 理,非天之所委任,而民之所委任,故统治者对于民而负责任。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而不相属。

七、立法权在少数之人(君主及贵族),其法以神意为标准。

七、立法权在一人(君主),其法以古昔为标准。

七、立法之权在众人(全国民)、其法以民间公利公益为标准。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1.概括甲、乙、丙三种思想中关于君主权力的不同主张。(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不同主张的思想根源。(3分)

3.概述梁启超创作此文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写作意图。(7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