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
A.忠君爱民,保国有责 B.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
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 D.存天理,灭人欲
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民本思想 D. 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现实意义在于
A.澄清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B.唤醒了人们的“民权”意识
C.批判了“私天下”的君主立宪制 D.使人们勇于面对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和谐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④德不优者不能远怀,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臣事居,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