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孔子是第一个提出救世之策的人。 ——易中天《先秦诸子的救世之策》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孔子的“救世之策”。(3分)
材料二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2.依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观点。(2分)李贽的思想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试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予以说明。(6分)
材料三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3.依据材料三,归纳梁启超的观点,并列举史实加以支持。(4分)
“2011年上海书展”上发现一本汇集近千个如“达人”“杯具”“云计算”等新词的“潮词语录”,被媒体称为“新新文明现象”。与此现象关联密切的是
A.汽车的应用 B.报纸的影响
C.广播电视的推广 D.网络的普及
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D.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国际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 1/5 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一壮举”是指
A.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 D.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我国 20 世纪 60 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灿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