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材料一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2分)王韬认为他“实倡先声”是指什么?(2分)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 (2分)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根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 (2分)运用这一观点,他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2分)

 

(1)观点:提出学习西方,但认为封建制度和儒家道德不能改变。(2分) 含义:对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2分) (2)观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或答认为中国文化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2分) (3)观点:批判吸收。(2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答“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分)            (4)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势变道不变”可以看出,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技术,但是不主张改变封建制度。对中国人了解西方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从材料可以看出,胡适认为中国事事不如人、处处不如人,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3)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批判继承。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的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4)近代对西方文化经历了由排斥、到全盘西化最后正确认识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过程。 考点:西学东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阶段,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璀璨夺目的成就。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虚,循环不已,则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尽之后,终则复始,始复有终,又未尝有顷刻之或停也。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七,《读大纪》

材料二  苏轼在《论书》中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也认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他还曾在诗中写到: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材料三  北宋宫廷画院曾出过考一道题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文学和绘画等方面各举一例说明两宋时期的主要成就。(3分)

2.根据材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思想观点。(2分)

3.简要分析宋代理学对材料二、三所述艺术风格的形成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4.请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说明两宋时期文化领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孔子是第一个提出救世之策的人。            ——易中天《先秦诸子的救世之策》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孔子的“救世之策”。(3分)

材料二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2.依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观点。(2分)李贽的思想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试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予以说明。(6分)

材料三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3.依据材料三,归纳梁启超的观点,并列举史实加以支持。(4分)

 

查看答案

“2011年上海书展”上发现一本汇集近千个如“达人”“杯具”“云计算”等新词的“潮词语录”,被媒体称为“新新文明现象”。与此现象关联密切的是

6ec8aac122bd4f6e

A.汽车的应用            B.报纸的影响  

C.广播电视的推广        D.网络的普及

 

查看答案

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D.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国际性

 

查看答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 1/5 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一壮举”是指

A.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  D.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