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
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4分)
(2)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指什么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雅典的制度有什么不同?(6分)
(3)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4分)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纪念近代一位著名革命家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场革命”和推动他转变的社会运动分别是
A、十月革命 新文化运动 B、十月革命 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D、第二次工业革命 新文化运动
“为了实现这种奇迹般的发展目标,每个人都被鼓励参加工业生产;这样,每个人,不管其职业是什么——政府官员、农民、学生、教授、工人等等——都成了无产阶级。”这句话描述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一五计划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面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在此,毛泽东
A、认为政府的错误导致此阶段伤亡过大
B、肯定全民族抗战功绩以鼓舞全国士气
C、充分肯定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功绩
D、认为抗战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
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