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相关人群及人数统计表 人群 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相关人群及人数统计表

人群

自由民

(含妇女和儿童)

奴隶

梅迪克(外邦人)

公民(成年男子)

出席公民大会的公民

人数

168000人

200000人

32000人

约40000人

约3000人

材料二  正是在民主共和主义政治文化的引导下,《联邦宪法》(即美国1787年宪法)诞生了,正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摘自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回答:

(1)材料一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中“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主要表现。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世纪前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主要变化。

 

(1)特点: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2)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分权制衡,即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政府内部立法、行政、司法三大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对立法权的再度分割(即分成参议院和众议院两个院),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3)变化:①由举手表决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②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③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向城乡平等。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获取信息,根据雅典公民的组成情况,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制度的产物.它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的剥削与压迫的基础之上,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因而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2)从材料中“地域和体制”、“双向平衡”等信息可知,联邦宪法中,联邦和各州的关系是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在政体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3)从材料中“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等信息可知由举手表决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向城乡平等。 考点:本题考查东西方民主政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革命是近代比较完整意义上的民主革命,2011年是这场革命爆发10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下面是2010年11月19日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言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压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问题:

(1)据材料一,广州、武汉和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选择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方面来分析材料二关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3)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0年为纪念近代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而亲手创办的纪念性、示范性学校。为了维护中华民国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在这之前,孙中山先生进行了哪些努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清除其幻想的口号。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的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形势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中“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分别指哪次革命?

(2)据材料判断,1917年8月前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哪两种?最终选择了哪一种?

(3)为了“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之初采取了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蒋总统集》

材料二: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出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1976年11月,蒋经国说:“吾人处于今日的恶劣环境之中,不得不以忍辱负重之苦心,来处理许多难以忍受的事。”“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请完成: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发生了什么变化?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若以诗句比喻1920年前后的中国政治状况,较为恰当的是(  )

A.柳暗花明又一村           B.横扫千军如卷席

C.万马齐喑究可哀           D.无可奈何花落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