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乃根据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整理而成。此表反映的现象是( )
A.皇帝重视将相 B.突出社会分工
C.将相出自布衣 D.体现封邦建国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炆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
(1)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 (4分)
材料三: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2)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分)为何说罗马法律对世界的征服最为持久?(4分)
材料四:英国是近代宪法的起源地,英国宪法常被人称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英国宪法不是把国家基本制度和原则系统地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中,而是分别由许多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判例加以规定……因此,英国宪法被称之为“不成文法”。 ——《外国法制史》
(3)材料四认为,许多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的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指出其中最著名的一部英国宪法性法律的名称,并作出简要评价。(4分)
材料五: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4)材料五中“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的主要含义是什么?(2分)举例说明这部宪法是如何将 “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的?(2分)
材料六:“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七:“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5)材料六、七与材料一、二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 (3分) 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2分)
(6)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2分)分析雅典政治制度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
(2)读图示,在通往雅典公民大会的道路上,有四种群体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请在漫画 “通途”示例中,写出其余的三种社会群体。(3分)
材料二:近代英国和美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3)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唐朝和近代美国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2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英、美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又有哪些不同? (2分)
材料三: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成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故议院者,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
(4)材料三体现了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什么主张?有什么影响?(4分)
材料四:1913年国会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
政党 |
发起人 |
所占席数 |
国民党 |
宋教仁 |
392 |
共和党 |
黎元洪 |
176 |
民主党 |
汤化龙 |
25 |
统一党 |
程德全 |
24 |
(5)根据材料四指出,民国初年中国政治出现什么新局面?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3分)
(6)结合材料三、四,概括指出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当时民主政治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3分)
材料五: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物构成表(单位:人)
职务党派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政务院 |
||||||
主席 |
副主席 |
委员 |
总理 |
副总理 |
政务委员 |
|
||
共产党 |
1 |
3 |
29 |
1 |
2 |
6 |
|
|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
0 |
3 |
27 |
0 |
2 |
6 |
|
|
(7)材料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制度建设中的什么创举?据上表概括中央人民政府的构成特点,并指出新中国政权的实质。(4分)
(8)据材料三、四、五,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的认识。(3分)
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杨立青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再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历程。根据图片中主角杨立青的服饰,判断左起第三个人物形象应处于哪一时期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国共对峙十年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右图),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871年,中日两国在琉球事件后谈判《中日修好条规》时,日本代表团坚决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要求只写“大清国”。清朝代表力拒:“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即与各国立约,亦仅只约首书写大清国字样,其条款内容皆称中国,从无写改国号之例”。对中日关于“中国”名称使用产生的争议,理解正确的是
①日本实际上不承认清朝政权代表中国
②中国政府在外交活动中首次使用“中国”这一名称,故不被日本接受
③清政府在外交活动中“大清国”和“中国”同时使用,法律意义相同
④清政府据理力争是捍卫了国家尊严的行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