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
B.“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
C.“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
D.“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受欧洲中世纪思想影响很大
“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草野的意思)望之起家,簪绂(显贵的意思)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旗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唐摭言》中这段评论主要揭示科举制的实行
A.极大地巩固了唐朝的统治 B.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C.实现了贵族和平民的平等 D.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
《管子·心术》载: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道与德无间,德出乎人。这段材料
A.表明了法与德的基本矛盾 B.奠定了法家学派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儒家“德治”的思想 D.强调了“人治”的治国理念
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先秦百家学派的起源:“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这段史料
A.是关于先秦诸子起源最真实的记载
B.证明先秦各学派的创始人都曾经在政府为官
C.说明先秦时期的学术文化曾被贵族垄断
D.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完全服务于政治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从长远看不利于国家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