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
A.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B.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C.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 D.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D.中央权力重心应下移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表明“新皇帝”的重大举措是
A.建立皇帝制度 B.废分封,立郡县
C.设立三公九卿 D.统一货币、度量衡
图再现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实质上是
A.“塞私门之请”
B.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C.承认土地私有
D.实行“田里不鬻”原则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维护周礼 B.实行仁政 C.强调教化 D.为政以德
这个社会阶层“生活中,招徕、竞争、炫耀、斗胜、哄笑、人头攒动、声嘶力竭,无所不有。……他们无意追求典雅的意境、浓郁而迷茫的诗情……,他们所醉心的,是具有容量、具有情节的绵密的故事,是能够直接地并情调热烈地满足感官享受的紧锣密鼓。”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科举制度的推行
C.坊市制度的实行 D.小农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