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右图漫画主题解读正确的是( ) A.冷战遏制,剑拔弩张 B.美苏冷战,殃及池鱼...

对右图漫画主题解读正确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冷战遏制,剑拔弩张

B.美苏冷战,殃及池鱼

C.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D.唇亡齿寒,卫国保家

 

D 【解析】 试题分析:漫画信息揭露了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意图颠覆新中国政权,针对美国的企图,当时我国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号召中国人民卫国保家。因此答案是D。朝鲜战争属于热战,而且不是美苏之间的直接对抗,AB不对;C不对,兄弟阋墙的说法有误。 考点:抗美援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民们,拿起武器来!现在的问题是胜利,还是陷入凡尔赛反动分子和教士们的毒手!这些穷凶极恶的家伙已经拿定主意,要把法国出卖给普鲁士人”!材料内容反映的是(   )

A.巴黎公民反对的主要对象是普鲁士人

B.民族斗争实质上是阶级斗争

C.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普法间的民族矛盾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针对这份宣言,1791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第一条:女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的享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只能根据对公益所做的贡献来评定。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女人和男人的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尤其是反抗压迫权。

第三条:国家的主权的本原,实质上存在于由女人和男人联合而成的国民。任何团体和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

——《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6分)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里根在他任期(1981-1989)的开始阶段,……国家正面临着一场“经济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日益迫近这场灾难的主要标志就是预算赤字估计要扩大,利息率暴涨和通货膨胀的再度加速。……竞选运动已经把里根方案的基本内容展示如下:

1.大幅度减税。个人所得税每年削减10%,共削减3年。此外,大幅度降低企业投资所得税。

2.大力压缩计划中的非国防开支。

3.减缓和稳定货币增长速度,促使通货膨胀下降。

4.大大减少政府管制。

还有两条没有包括在里根经济政策通常的四根支柱之内,但是,它们是方案的重要部分或制约因素:

5.大力扩充国防开支。

6.在几年内,使联邦预算达到平衡。                        ——《美国总统经济史》

材料二 在这场危机中,政府不是解决方案,政府就是问题所在。

——第40任美国总统里根(1981-198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方案”提出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里根对经济危机认识的依据。(6分)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材料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明时期社会流动频繁,是一个“善变”的社会。嘉靖年间的一位给事中凭借他在做官的具体观察,分析了其中的缘由。他说:“大约豪宦连田阡陌,其势力足为奸欺,而齐民困于征求,顾视田地为陷井,是以富者缩资而趋末,贫者货产而僦庸”。

随着社会力量发生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大流动的一种结局。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

材料二 英国在16—18世纪是一个社会流动尤其显著的社会。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一共任命了18人,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构成却发生了变化。伊丽莎白任命的18名贵族中,只有两人是老贵族家庭或皇室亲属,绝大部分都是新贵族。他们由非贵族阶层跻身贵族阶层。迈克尔·波尔是商人赫尔之子,后成为理查二世的国务大臣,卜托马斯·克伦威尔出身寒门,是制衣匠的儿子,成为埃塞克斯伯爵,进入国家政务管理层,任国王的掌玺大臣。威廉·彼得爵士出生于德文郡一个偏远乡村里,是一个约曼(扈从)家庭的幼子,后来成为亨利八世和爱德华六世、玛丽女王统治时期的国务大臣。他以出任国家政府官员获得的财富为基础,在家乡大量购买庄园,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

——摘编自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引起明代社会流动频繁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指出,晚明社会与近代早期英国社会流动特点的主要区别。(6分)根据材料,指出社会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相同影响。(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