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历史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到清朝后期,当西方国家再一次回到民主制的时候,我们的老大帝国已经落后西方国家很多了,甚至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有识之士敏感地觉察到这将是“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处于这场变局之中的许多人以为必须全盘西化,实行西方式的民主制度才能救中国,却不料历史的演进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中西民主制度在这场持续近百年的历史变局中第二次分野。这一次分野,中国选择了民主制度,但中国所选择的民主不同于西方的民主。

——摘编自潘传表《中西民主制度的两次历史分野》

材料二 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

——钱满素《美国掀翻: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1)据材料一指出,中西民主制度第一次历史分野各自是如何实现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政治两次分野之间的关系。(10分)

(2)材料二中“猜疑”的实质是什么?结果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宪者们是如何“精明地设置障碍”,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的?(7分)

 

(1)实现:古希腊通过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改革逐步确立和发展起奴隶制民主政治。(2分)中国在秦统一全国后正式建立起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经历代王朝的发展、完善而不断强化。(4分) 关系:古希腊的民主理论和实践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摇篮,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继承和发展了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但二者又有本质区别。(4分) (2)实质:权力制衡。(2分) 美国总统经选民投票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总统虽掌握行政、外交、军事等重大权力,但必须执行国会通过的各种法案,并接受国会和司法部门的监督。(5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中第(1)小问,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历史分野”的基本含义,从材料中可知是指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和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古希腊的城邦民主(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中国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秦的建立-后世的发展、完善而不断强化);第(2)小问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西方政治两次分野”的基本含义,从材料中可知这“两次分野”是指古希腊的城邦民主(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和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看到其联系,还要注意其本质区别。第(2)问中第(1)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猜疑”的实质是权力制衡;第(2)小问解题的关键在于审题:如何限制或制约“总统”的权力,依据教材知识,从选举限制、任期限制、权力制约方面来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政治文明的演进与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片是较为直观的历史素材之一,对下列图片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法拉第的圆盘发电机       爱迪生的老灯泡

图1                        图2                   图3

A.图1使人类获得了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巨大动力

B.图2的成功研制运用了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C.图3的发明表明使用煤气灯的时代已经过去

D.图1和图2分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查看答案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查看答案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查看答案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一一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据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2分)

(2)归纳材料二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8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菜斯顿对美国1787年宪法赞赏有加,说“这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美国特拉华州的代表马丁·路德在制宪会议上评论道:“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则认为:“可以表明这种人权的特殊资产阶级性质的典型表现是美国宪法,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

评材料中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两种或者三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