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初年出现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局面,军队战斗力大为削弱。造成这一局面的直...

北宋初年出现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局面,军队战斗力大为削弱。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在于统治者实行(  )

A.养兵政策                             B.守内虚外政策

C.更戍法                               D.一职多官

 

C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集中军权。一方面,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的没有统兵权,统兵的没有调兵权,使之相互牵制;另一方面,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以达到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的目的,这一办法被称为更戍法,故此题应该选C项 考点:更戍法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⑴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⑵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朝兵制之弊在于:(一)兵力的逐渐腐败。(二)番戍之制:(甲)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既不便于指挥统驭,(乙)而兵士居其地不久,既不熟习地形;又和当地的人民没有联络。(丙)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费,却等于三年一次出征……每逢水旱偏灾,又多以招兵为救灾之策;于是兵数递增。宋开国之时,不满20万。真宗末年,增至91万。仁宗时,西夏兵起。增至125万。

——摘自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治兵之法,一曰汰冗兵而合营勇,二曰起民兵而立团练,三曰练旗兵而振满蒙,四曰募新制以精器械,五曰广学堂而联将才,六曰厚海军以威海外。”

——摘自康有为《上皇帝第三书》

⑴依据材料一,分析宋朝军事弊端导致的后果。对此王安石采取了哪些相应的军事措施?

⑵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的军事改革措施。王安石与康有为在军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有何相似之处?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有(   )

①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②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④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明治维新同戊戌变法在军事方面的不同措施是(   )

A.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                    B.建立新式军队

C.改进军事装备                          D.增强海军实力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戊戌变法文化教育方面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废除科举制                           B.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生

C.京师设立大学堂                        D.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