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澶渊之盟签订的双方是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金
C.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利于重建北方小农经济的措施是
A.均田制和三长制 B.宗主督护和编户齐民
C.三长制和宗主督护 D.均田制和宗主督护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法律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分析下列图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1)比较下列古代世界三大文明有关建立社会秩序的主张,完成表中所缺部分:(6分)
(2)法院建筑是社会法律和社会秩序的见证和象征。在这方面,美国最高法院建筑尤为瞩目(见图11)。
①该建筑东门上方刻有“司法:自由的监护人”字样,又饰有孔子、梭伦等雕像,其用意何在?(4分)
②回溯往事,美国最高法院掌控国家司法权,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确立的?(4分)
③美国最高法院大楼落成于1935年。此前,尽管它是联邦政府架构中的平等分支,但却因当初没有为其提供固定办公场所的宪法规定,在长达146年的时间里竟然“居无定所”而“寄人篱下”。立国之初,曾蜗居纽约商业交易大厦。后几经周折随联邦政府迁至永久首都华盛顿,借用国会大厦的一处地下室办公。
对于美国最高法院“居无定所”的这一长期“落魄”现象,你是怎样看的?(4分)
而最高法院最终“居有定所”,时值美国哪位总统当政?(2分)
废除农奴制,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1)核心资料中的“沙皇”和相关补充资料中的“他”,系指同一人: (2分)
A. 詹姆士一世 B. 彼得一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尼古拉二世
(2)核心资料揭示了废除农奴制的原因,但据有关史实,废除农奴制的原因或背景因素还应包括: (2分)
①沙皇具有民主的精神 ②“十二月党人”决然发动了武装起义
③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沙皇统治因克里米亚战争受挫而削弱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3)核心资料和补充资料一、二、三,揭示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有关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及相关影响等方面的历史信息。据此,简要说明你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认识。(8分)
(4)根据上述五则资料,概括指出俄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主要特点。(4分)
“站在时代前列,领航中国前进。”这是邓小平一生的光辉写照。解读下列相关图片,回答问题:(18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8、图9所示的历史大事或历史变化:(4分)
示例:
图10: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
图8: 。
图9: 。
(2)分析上述图片的主题语,它们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什么心声?(6分)
图8: 。
图9: 。
图10: 。
(3)美国政坛元老布热津斯基曾与邓小平多次会面,他称颂邓小平“睿智机敏,富有创新精神……”。布热津斯基之言不无道理。据此,上述图片所揭示的历史信息体现了邓小平的哪些创新精神?(6分)
(4)邓小平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从邓小平的这句话看布热津斯基的评价,邓小平创新精神的动力源自哪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