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人物中哪一位最有可能被称为中国的马丁·路德( ) A.康有为 B.毛泽东 C...

下列人物中哪一位最有可能被称为中国的马丁·路德(   )

A.康有为           B.毛泽东           C.孙中山           D.陈独秀

 

A 【解析】 试题分析:马丁·路德是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主张因信称义,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这与马丁·路德有相似之处。故选择A项。BCD项均无法体现。 考点:维新思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查看答案

我们经常会听到讲自己或某个人是跑跑龙套的。“龙套”在早期京剧中指的是(  )

A.一种角色的行当

B.京剧的一支小流派

C.一种用于和声的唱腔

D.一批专门给人化装或后台服务的人

 

查看答案

史学界认为:“任何文化都由外在物质、中间理论与制度、内部心态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体。当两种文化接触时,首先容易相互发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习之既久,渐可认识中间的理论和制度;最后方能体味各自的核心即心态层面。”近代前期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是走过了这样的历程。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与心态层面”各指什么历史事件?(3分)

(2)“心态层面”的主要内容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有人说:孙中山是中国的伏尔泰,大东亚地区的杰斐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什么?(4分)你认为孙中山对中国历史发展还作出了哪些历史性的贡献?(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材料五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的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2)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3分)

(3)概括汉字从起源到秦统一的演变历程。(2分)

(4)以材料五为背景,依据教材说出西方绘画的四个流派。(2分)

(5)印象派绘画于何时兴起于哪一个国家?说出其风格特点。(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1分)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1分)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3分)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2分)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