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本。及其长也,不进之大学,则无察其义理,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朱熹《大学或问》
材料四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顾炎武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3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朱熹在修养论上的主张。(3分)
(4)根据材料四说明顾炎武在治学上的主张。(3分)
(5)请用几个关键词简单概括儒家学说的时间和相应的发展变化(4分)
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代名词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C.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D.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