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过程(8分),并分析其历史意义(4分)。

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过程(8分),并分析其历史意义(4分)。

 

过程:1982年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7年十三大,规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1992年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完善邓小平理论, 1997年十五大,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意义: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块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解析】 试题分析:邓小平理论有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中,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9年,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潮,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在全面改革初步推进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这以后,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各方面体制全面展开,改革的方针、政策和理论观点也不断丰富。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第三阶段,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在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以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谈话和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深刻地回答了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等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深入阐发,把邓小平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科学概括,构成了邓小平理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第四个阶段,党的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多方面推进邓小平理论的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做了全面阐述,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随后又载入我国宪法。 考点:邓小平理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变革与它的国民素养紧密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

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

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

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或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此自任者乎?······敬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4分)

(3)根据材料三的分析视角和思路,概括梁启超的“新民”理念与陈独秀的“新青年”理念之

间的关系。(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本。及其长也,不进之大学,则无察其义理,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朱熹《大学或问》                               

材料四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顾炎武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3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朱熹在修养论上的主张。(3分)

(4)根据材料四说明顾炎武在治学上的主张。(3分)

(5)请用几个关键词简单概括儒家学说的时间和相应的发展变化(4分)

 

查看答案

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代名词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C.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查看答案

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D.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