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多年前, 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多年前, 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 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 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 极为椎崇。

(1)依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5 分)

材料二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变化。(3分)

材料四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3)归纳指出材料四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2分)同时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2分)

 

(1)元素: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3分) 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四项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2 分) (2) 含义:①独立思考、理性判断;②抨击天主教会,反对专制;③提倡真理、正义、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任两点即可,2分)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1分) (3)看法:开启民智。(2分)局限性: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元素”可从材料二分析得出,主要有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等。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可从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四项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等角度来说明。(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材料二中主要反映了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材料三反映了抨击天主教会,反对专制;提倡真理、正义、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根据所学,归纳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变化,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所以这个变化主要指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3)需认真分析材料四,材料四认为启蒙运动的作用是开启民智(启蒙人们思想)。材料中“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的局限性是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 考点:启蒙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技术、教育和学术理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中   国

西   方

宋应星(1587-1661)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1643-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1)依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4分)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材料二 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时发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教育家。其分布的时代相对集中,颇具特点。

时期

教育家人数

特点和地位

春秋

战国

5位

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不仅对后世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至深,而且在世界上也有极大影响。

两宋

时期

38位

人数众多,分为若干小群体和许多教育流派,许多教育家有突出的历史影响和显赫的历史地位。

清末

民初

228位

既有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主张学习西方技艺;也有出身于士大夫阶层但实现了自我转变的代表人物,仿行西方宪政。既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也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份子。

——摘编自孙孔懿《试析中国历史上教育家涌现的三个高峰期》

(2)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民初我国教育家队伍的特点。(2分)指出这一时期直接推动中国近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2分)

材料三  该表反映了1949年和1998年山东教育的相关信息。

 

学校数(单位:所)

在校学生数(单位:万人)

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

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

1949年

27476

66

41

193

3.89

1.77

1998年

34480

4635

303(含民办高校)

951

571.5

51.4

(3)据表格中的数据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教育的主要变化。(2分)变化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2分)

材料四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4)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2分)19世纪末,德国在科技领域创造了哪些奇迹?(2分)

 

查看答案

对以下三幅中外美丽作品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赵孟頫《兰竹石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莫奈《日出﹒印象》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毕加索《格尔尼卡》

A.作者时代或国别:宋朝、法国、西班牙

B.类别:文人画、印象画、现代派

C.艺术特点:“境生象外画中诗”、“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造型写实”

D.评价:体现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西方古典美术的精华、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查看答案

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作品的主旋律是

A.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B.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

C.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                    D.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

 

查看答案

英国哲学家怀海特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写道:“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才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作者意在说明    

A.宗教法庭曾经热衷于科学研究            B.科学家与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

C.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难以判断           D.近代科学理论在争鸣中不断发展

 

查看答案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