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农业社会发达,创造了先进的农业文明,但在近代与工业文明的交流碰撞中发生了...

古代中国农业社会发达,创造了先进的农业文明,但在近代与工业文明的交流碰撞中发生了变化。

材料一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1)在“稳定小农”的思想指导下,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又有什么样的表现?(6分)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午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2)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6分)

材料三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分)“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4分)

材料四 下表是我国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

私有制经济所占比重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98℅

2℅

商品零售额

95.8℅

4.2℅

(4)材料四反映在当时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是什么性质的经济?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4分)

(5)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6分)

 

(1)政策:重农抑商(2分) 表现:重农:统治者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奖励耕织等(2分) 抑商:降低商人社会地位,课以重税,专卖制度(2分) (2)现象: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4分) 影响: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分) (3)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4分) 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4分) (4)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分) 原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2分) (5)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城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小问中的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采取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第二问在回答其表现要注意分别从重农和抑商两个方面来分析。第(2)小问中的第一问依据材料“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 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可以看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第二问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经济角色的变化角度回答其影响。第(3)小问中第一问从材料信息,“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可见南方对“机器之利”认识较深,由此可知,机器工业影响中国的区域由南向北在逐渐减小;第二问从工公大臣的态度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中国并非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以为非者亦半”。第(4)小问中第一问结合时间“1956年”,说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同时结合表格中公有制成分占绝对优势可以判断出当时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和时间“1956年”可知其是原因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第(5)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初步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两个阶段,回答时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艰难曲折的历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

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1)秦统一后,在采用什么制度对地方实行管辖的问题上引起了争论。根据材料概括李斯的主张。这种制度是怎样使中央的权力得到加强的?(4分)

材料二:(武帝时中大夫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朔京师。今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2)汉初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说明这种制度的后果。(4分)   

材料三: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3)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特点?(4分)

材料四: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4)材料四中作者对北宋“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看法如何?(4分)

材料五:(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5)材料五表明元朝在地方行政设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六: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降宗门内,选内阁中书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詹曝杂记》

(6)材料六中表明清朝实行怎样的制度?简述军机大臣的职能(4分)

 

查看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进行了早期殖民扩张,其主要影响不包括(   )

A.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加剧了殖民地贫困与落后

C.促进了世界市场粗具规模                D.确立了自由贸易的原则

 

查看答案

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了(   )

A.中国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近代中国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   )

A.为戊戌变法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B.严重威胁着清政府的统治

C.为清政府增加了大量的财政收入           D.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