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2分)分析说明图中A到B、C到D期间发展状况出现的主要政策性因素。(8分)
材料二 建国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6%。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制度的藩篱,城乡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随着国家对工业投入的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缓慢上升,1978年达到17.9%。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
到2011年末,我国大陆城镇人口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注: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告)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城镇化的特点。(6分)
材料三 “民工”:一个过渡性边缘群体(图)
(3)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流向二、三产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请结合材料二,为缓解图中“民工”困境建言献策。(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
(1)椐据材料一,归纳钱穆先生的主要观点。(6分)
材料二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观点与课本关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论断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材料三 人大:第一、二、三、四、五届召开的时间分别是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78年起每五年一届,至现在已召开第十一届。
政协:第一、二、三、四、五届召开的时间分别是1949年、1954年、1959年、1964年、1978年。1978年起每五年一届,至现在已召开第十一届。
——根据中国网资料整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3)根据材料三,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6分)并指出该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2分)
2012年成都旅游形象宣传片主题词:“快城市 慢生活——闲不住的休闲成都”。下列关于成都的表述,符合实际的是
A.富饶的川西平原孕育了成都人不思进取的闲散心理特征
B.成都地处内陆,自古至今交通不便,所以生活节奏很慢
C.两汉时期,成都已经出现了繁华的夜市,生活节奏较快
D.休闲时可以参观成都境内以水文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史学大家范文澜先生提出:“无一语无来历,无一事无根据。” 在此治学思想的指导下,下列史实与得出的结论配搭正确的是
A.铁锄的出土—铁农具已在江南广泛使用
B.科举制的实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C.洋务企业兴办—近代工业在中国出现
D.《论十大关系》发表—毛泽东思想成熟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 B.没有认清该组织的新特点
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 D.低估了中俄在组织中的领导作用
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说:“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这是因为这两大事件
A.使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改造中国的新途径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
C.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要标志
D.为“工农武装割据”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