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53年全国第一次普选 第一届人大召开纪念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953年全国第一次普选   第一届人大召开纪念邮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纪念邮票

材料二  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他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摘编自《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三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 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q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中的有关图片信息,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意义。(5分)

(2)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此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3分)

(3)用史实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在治国方略方面的重大变化,并简述其影响。(4分)

 

(1)成就;实现了第一次全国普选;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分) 意义;建立起新型的人民民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 了法律保证。(2分) (2)背景;“变革”时期,全国陷入大动荡。(1分) 问题;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摧残,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2分》 (3)史实:颁布1982年宪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2分) 影响: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了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片很容易看出反映的我国政治建设的成就,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宪法的颁布的情况。其意义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材料二反映的是文革时期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破坏,这从反面说明了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3)改革开放后民主法治建设受到极大的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颁布了宪法,做到有法可依。大量法律的颁布,加快了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为依法治国创造了条件。 考点:新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利克里

材料二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只有那些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 为议员。183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年男子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直到1969 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

材料三 直到20世纪,普选制才陆续建立。北欧各国大体上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建立起了普选制。英国是1928年议会通过“国民参政(男女选举平等)法”,才实现了普选制;法国是1944年,意大利是1945年,美国则是1976年尼克松总统签署了保证黑人选举权的法案,才算是基本实现了普选制。通览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的形成过程,几乎都经过了由严格限制选举权,到逐步放宽选举权,再到形式上确立普选权等三个发展阶段。它既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和巩固的过程,也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同时还是世界民主化潮流的必然趋势。

——白钢《现代西方民主刍议》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的政体是否真的“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并指出其实质。(4分)

(2)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形式。依据材料二概述代议制的作用。    (4分)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对选举资格的规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由于征诸乡里,因有“乡举里选”之说。我称此制为 “公选”。公选的名目很多,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

——张传玺《秦汉中央集权制的“公天下”因素》

材料二 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 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刘文瑞  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汉朝推行察举制、征辟制的原因。材料一作者为什么称察举制为“公选”制?(4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相对于察举制,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以察举制发展的事实说明这一变化的作用。(6分)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认识。(3分)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 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 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不结盟运动

 

查看答案

1983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演讲中称:“今后日本作为国际国家应同经济力量相称地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这反映了

A.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日本的关注

B.经济实力增强使日本政治诉求提升

C.日本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政治影响

D.日本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