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创新是一种文化品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创新是一种文化品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新社东京(2009年)12月11日电:“日本十一日在京都著名古刹清水寺公布惯例的‘今年的汉字’评选结果,‘新’字当选”。20世纪的世界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冠以“新”概念的历史元素,如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世纪末的一次改革使中国迈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试简要概括上述四个历史元素的“新”之所在。(8分)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新时期的工业政策有何相似点?(2分)

材料二  1945年7月,领导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丘吉尔在大选中败给了工党领袖艾德礼,丘吉尔觉得自己永远不能原谅英国的选民。艾德礼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承诺迎合了选民。仔细观察下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2)据材料二分析,工党领袖艾德礼在竞选中战胜声名显赫的丘吉尔说明了什么?(2分)依据英国制度运作程序,要想成为首相,需具备哪些条件?(3分)

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世界文明史》

(3)材料三中英国“全新的政体”和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2分)

有人说,美国的政治体制比英国的政治体制进步,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5分)

 

(1)“新”之所在: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思想文化,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或马克思主义)。新经济政策: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可)(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8分。考生无论从现象还是本质上突出“新”,其他表述也可给分) 相似点:以市场为导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 (2)说明:国家政策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制定政策要关注民众的迫切要求;个人的地位不能依靠昔日的辉煌等等。(2分,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条件:政党领袖——所在政党在议会选举中占过半数的优势席位(不过半数优势就得联合其他党派),即下院多数党领袖——国王任命。(3分) (3)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美国:民主共和制政体。(2分) 同意。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革命不彻底,君主世袭;而美国的共和政体是一种全新制度,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更为明显,对其它国家的影响更为深远等。(5分) 不同意。两者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都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没有优劣之分,况且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5分) (评分说明:考生无论选择何种观点回答均可,只做观点选择不说明理由不给分。只看到表面现象或只能孤立地看问题,最多给3分,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并与国情相结合可给5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小问抓住“新”,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新”在于否定传统思想文化,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或马克思主义);新经济政策的“新”在于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罗斯福新政的“新”在于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在于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新时期的工业政策的相似点:就是都注重国情,注重市场的导向性等等。第(2)小问从材料中就可以看出,战后人民需要的是和平与安定的生活环境,需要的是生活保障,所以人民会支持艾德礼。这就说明了国家政策的制定要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结合,要符合国情、与时俱进。根据所学知识,要想成为首相,需要具备的条件很容易就可以答出。第(3)小问考查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和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理解。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第二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无论选择哪种观点,要注意史论结合说明该观点的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英美的政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料研读、专题探究、问题比较和综合评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专题探究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 “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1)请分别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宋元明清时期“市民文化”在艺术方面的主要表现,(5分),简析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幼弱的原因。(3分)

★史料研读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2)研读材料后,你认为《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你对辛亥革命分别有怎样的评价?(6分)

★问题比较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3)材料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简析这两种思想的作用。(4分)

★综合评论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 “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4)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列举这一时期体现“沉沦”、“上升”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2分),并简析推动这一转变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赖趋势加强         B.多极化时代国家利益之争淡化

C.谈判协调基本代替了战争对抗             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

 

查看答案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座的题目包括:《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 

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D.危机中的帝国

 

查看答案

“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