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两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归纳能力。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主张学习西方科技,维护清朝统治;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同外国商战;章太炎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B项仅是章太炎的思想,C项仅反映李鸿章、郑观应的观点, D项不符合四人主张。近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社会思想理性化,A项全面反映了表中不同人物的共同思想倾向。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民间流传着“洪秀全智惩清兵”等七个短篇故事,歌谣有“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等10多首。这些资料的研究价值在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太平天国运动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

C.清政府军队不堪一击

D.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

 

查看答案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A.法国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转

 

查看答案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这里所说的“奠基石”和“根”的主要内涵是

①共和制  ②联邦制   ③三权分立  ④黑人奴隶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某书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日爵房,一日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最有可能的国家是

A.中华民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