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 摘自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下院的辩论词

材料二 这是我们迄今体验到的最严重的后果。由于我们五年来所做的和没有做的一切所造成的结果……五年孜孜以求尽量不抵抗路线的结果,五年英国势力不断退让的结果……我们处在一切降临英国和法国的最大灾难面前。

——摘自1938年10月5日丘吉尔在下院的辩论词

材料三 ……不论德苏协定属于什么性质,它都不能改变英国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并且决心加以履行。……我希望向您重申我的信念: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战争将是所能出现的最大灾难。……我看不到德波之间有什么问题不能够以及不应该通过和平手段得到解决.我们已经准备并将一直准备协助创造条件来进行这种谈判……

——摘自1939年8月22日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张伯伦与丘吉尔的辩论源于何事?二者的观点有何不同?

2.用世界大战爆发后的有关史实给以上辩论作一个回答。

3.与张伯伦的辩词相比较,他写给希特勒的信反映了什么问题?

 

1.《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不同点:①对《慕尼黑协定》的评价不同:张伯伦认为解决了“最后的”“最危险的”问题,丘吉尔认为是“最严重的”后果。②对以前实行的绥靖政策的看法不同:张伯伦认为是成功的,丘吉尔认为是失败的。③对绥靖政策前途的预测不同:张伯伦认为是“通向稳定”,丘吉尔认为是走向“灾难”。 2.二战爆发后,德国并没有向英法预计的那样在灭亡波兰后进攻苏联,而是将战争重心转到西线。法国沦陷后,又发动大不列颠之战,英国为其绥靖政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3.说明英国的态度与捷克斯洛伐克危机时有所变化,对波兰危机作出了较强硬的表态,但英国仍寄希望于绥靖政策。 【解析】 1.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张伯伦和丘吉尔是二战前和二战爆发后英国前后相继的首相,他们所提到的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二战爆发前德国疯狂扩张的事例,1938年9月的《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其苏台德区被英法德意强行割让给了德国,分析张伯伦的辩论词,可以看到他一直坚持绥靖政策,认为绥靖政策是保证英国安全的唯一道路,而丘吉尔的辩论词断然否定了张伯伦的观点,认为不抵抗政策带来后果是“处在一切降临英国和法国的最大灾难面前”。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里,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这说明丘吉尔                               (   )

①既痛恨资本主义,也痛恨社会主义

②既反对法西斯主义,也反对苏联政权

③对德国人和俄国人同等仇恨,毫无二致

④站在英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立场和反共、反苏的立场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40年12月罗斯福说:“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的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史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   )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苏联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原因有   (   )

①对战争蓄谋已久,准备比较充分 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战备松懈 ③法西斯采取“闪电战”的战术 ④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不如德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希特勒说:“只有我们在西线腾出手来的时候,才能反对俄国。”这主要是因为〔  〕

A.西线的英法是德国的主要威胁            B.德国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侵略计划

C.苏联强大,需要认真对付                D.希特勒极力避免东西两线作战

 

查看答案

二战开始后波兰迅速陷落的原因不包括                      (  )

A.德军不宣而战,突然袭击                B.波军战略部署不当

C.英法迟迟不对德宣战                    D.波军孤军奋战,寡不敌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