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及失业情况...

下表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及失业情况。

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失业人数

1400万

600万

300万

85万

300万

试问:美国和德国为什么在这次危机中受破坏程度最严重?为摆脱危机,这两国在措施上有何差异,分析这差种异的原因?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最严重的原因:这次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的,且是在信贷、工业、农业等各个部门同时发生;德国一战后的经济,主要靠美国的贷款扶持得到恢复和发展,对美国经济存在着较大的依赖性,且战后巨额赔款及殖民地的丧失,使得它的经济十分脆弱。 摆脱危机的差异及原因:美国通过“新政”,即国家干预经济来摆脱危机;而德国则是通过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扩张摆脱危机。其原因是:经济因素: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有条件用国家干预经济摆脱危机;德国由于是战败国,经济主要靠英美的扶持发展起来,基础薄弱,难以承受危机的打击,只有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摆脱危机。传统因素:美国是通过革命战争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有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健全的法制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有效地防止了独裁专制的出现;德国则是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的传统。历史因素:巴黎和会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一次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给德国人民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为法西斯上台创造了条件;美国则是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尽力维持这一“和平”的世界秩序。 个人因素:罗斯福是一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维护者;希特勒则是一个战争狂人,法西斯头子。 影响:美国“新政”的实施使得经济得到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并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并挑起了二战,给德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小问从战后德美两国的经济联系角度回答原因;第二小问注意两国应对危机的道路,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国建立法西斯统治;第三小问注意从历史因素、现实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多角度分析;第四小问从对本国的角度和对世界的角度分别展开阐述。 考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57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表明

A.资本主义的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B.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的时机到来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调整

 

查看答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

A.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体系建立时就埋下了新的矛盾隐患

D.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查看答案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

A.东方会议召开      B.“九、一八事变”   C.“二二六”兵变     D.广田宏毅组阁

 

查看答案

1933-1935年,德国对外政策的主要任务是      (   )

A.侵占邻国领土     B.公开与日本结盟    C.大力扩充军备      D.疯狂屠杀犹太人

 

查看答案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为摆脱危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道路,一条用改革的办法渡过危机,如美国的“新政”;一条是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如德国和日本。据此回答。

1.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但很快演变成世界性危机。这说明 (   )

A.世界存在共同的基本矛盾                B.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

C.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工业化                D.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

2.下列因经济危机引起的历史现象与世界民主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是(   )

①法西斯势力猖獗

②提高进口商品关税

③不断出现示威游行

④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掠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