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A 【解析】 试题分析:1957-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成功之处有:1956年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仍取得丰硕的成绩 。同时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不断发展: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困难。B项表述片面,C项是“文革”时期,D项发生在建国初期,故选A。 考点:1957-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美国则实施罗斯福新政。试分析这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及失业情况。

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失业人数

1400万

600万

300万

85万

300万

试问:美国和德国为什么在这次危机中受破坏程度最严重?为摆脱危机,这两国在措施上有何差异,分析这差种异的原因?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1857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表明

A.资本主义的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B.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的时机到来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调整

 

查看答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

A.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体系建立时就埋下了新的矛盾隐患

D.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查看答案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

A.东方会议召开      B.“九、一八事变”   C.“二二六”兵变     D.广田宏毅组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